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深圳奋力赶超,香港为什么就差那么一点?!

2016-11-08 深圳梦

香港卫视的吴小莉主持的《问答神州》近日问到了香港科创局,

又一次引发了深圳、香港的比较发展问题

马化腾也在创追问:香港的科技创新为什么总是差那么一点?


网络上我们会听到对于一个城市的描述也许是:


"呀!夜景美得跟香港似的~"

香港给大陆留下的印象


除了王家卫镜头下的电影画面...


便是那些,折射着背后发展成熟的社会状态下的繁华与“永不眠”的光影。



你一定以为这是香港的景象,别被骗啊! 这张其实是深圳的夜景!!!


深圳赶超香港?


2016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再次取代香港,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一。而深圳上半年GDP增幅达到8.6%,再次远超香港。

香港《太阳报》评论 :深圳的荣光正是当下香港的尴尬。


在经历了被媒体评为“惨烈断崖式硬着陆”的下滑后,香港经济终于在2016年的第二季度迎来了拐点。


根据香港统计处编制的《服务业统计摘要》显示,如今的香港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超90%,而这也被不少分析认为,是香港经济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深圳的赶超,香港慌了吗?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提问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

当一河之隔的内地在创新科技的快车道上加速行进时,香港也面临着经济体系从服务型向智慧型升级的挑战。香港的经济转型能否成功?



GDP与人均GDP的差别



针对深圳上半年GDP超越香港,杨伟雄认为GDP与人均GDP是有差别的: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的GDP成长总是比香港高,它的成长大概每年在3%以上,而香港大概只有2%左右,差它1%吧,但是如果你看看新加坡的人均的GDP呢,它就不行了。


当一个城市的GDP增长很好,但是人均GDP长得不好,是不是有问题了?


小莉:“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深圳同时要转型发展,也提出了科技创新,20年之后深圳的科技创新跟它的GDP增值我们有目共睹,而香港却落后了,近20年我们漏失了什么?


杨伟雄:“我觉得这个先后的问题,不必太执着。如果你看比赛,打网球也好,打排球也好,在世界的前列分别都不是很大。谁都可以跳到第一名。因为创新创业永远是要有时机的。深圳基本上把国内最顶尖的一批人就聚在一个这么小的城市里面。


小莉:“它制造了一个土壤。”


杨伟雄:“是啊,它有一个土壤,深圳市政府有很大的投入,所以在这个原因之下呢,令它成长很快。而且再加上香港人的帮助,对不对,因为我们香港跟深圳是相辅相成的。”



香港的优势在哪里?



作为国际化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香港以其独特的“超级联络人”优势,被外界评价为“握得一手好牌”。


杨伟雄认为,凭借教育资源及法律制度的优势,香港在创科方面,也充当着内地与海外科研合作交流的“超级联络人”。


小莉:您觉得香港为什么能够吸引这么多世界级的科研中心,具体它的原因在哪里?


杨伟雄:第一点,我们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研发团队,就可以吸引其他一流的研发团队过来,这个是我们最骄傲的。深圳有一点还是比不上香港,目前他还没有一流的大学。


第二点,香港整个环境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外地的学生,也有外地来的老师,大家就这样融合在一起做事,至少在知识型的交流方面我们已经做了这个事情了。


第三点,我们的产业对世界上不同的标准很清晰,这个是香港的优势,还有一个优势是很多人知道但是没有很特别讲出来,香港在国际的信誉,我估计这个优势我们至少还能保持十年。


小莉:你觉得他们看中香港的是因为亚洲区的这块腹地吗?


杨伟雄:我觉得第一点他们可能看好内地市场,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第二点他们觉得香港是一个超级联系人,我们有独特的法律系统,“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法律系统是西方的法律系统,然后另外一点是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有规范,我们所用的规范也是其他国家可以接受的,很容易适应的。



香港在17层大厦里开工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约为1095平方公里,其中,仅有23.6%是可利用的城市土地。由于“土地成本过高,难以扩充”,早在三年前,谷歌公司就宣布放弃其在香港的投资计划,转阵台湾。


而在如今大量世界级科研中心进驻香港之际,如何解决用地难题,也成为创科局面临的一大挑战。


杨伟雄:“我们也看了新的这个土地,就在边界那里。 其实,香港人也有自己的办法。当初香港人在高楼大厦里做的时候,我还记得有一个日本人跟我说,你怎么可能把这一台十吨的树胶注塑机,搬到17楼开工厂?我说有什么不可以。他说即使你搬上去了,你这个负载不行。我们说没问题,我们把它的重量分布出来就没问题了。 香港人有香港人的优势,我们可以在一些高楼大厦里边做传统制造业,是很不简单的。


小莉:“所以地少,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杨伟雄:对,没有错,办法是靠人想出来的。



深圳有可能取代香港的优势吗?



土地资源少是掣肘香港发展的大问题,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在这方面是否有更多优势呢?

动图


小莉:我当时的理解超级联络人感觉是香港在对外贸易方面做超级联络人,在创科方面怎么样做超级联络人?


杨伟雄:举个例子,譬如你在深圳,想邀请一些世界闻名的研发团队到深圳去建立研发中心,但是同样的世界研发中心也可以到香港建立研发中心。你估计哪个成数大?


小莉:但是香港的成本高啊。


杨伟雄:你要研发一些高增值的东西,而不是去研发低增值的东西,在硅谷的成本多高啊,高得吓死人的。


小莉:所以内港之间的合作或许更有利未来的创科的发展?


杨伟雄:对,第二点就是我们的语言、沟通方式,我们所沿用的管理系统,是外面的人很容易接受的。


小莉:语言不只是说英文的这种语言,而是指法律的会计的这种语言。


杨伟雄:是的,没有错。我们希望跟内地能够建立一个平台,能够把内地最顶尖的科研机构吸引到香港来,跟外国来的科研机构在香港融合。


为什么不能去内地呢,因为很多高新的仪器或者原材料呢,现在目前还进不了内地,但是可以来香港。


小莉:技术保护的问题。


杨伟雄:是,因为香港没有国防,没有军用,他肯定是商用民用没问题的。


杨伟雄认为:


“未来香港并不是站在深圳的对立面,而是要携手合作。”


本文来源:凤凰卫视

延伸阅读

马化腾:香港的科技创新为什么总是差那么一点?



澎湃新闻记者 杨鑫倢 实习生 吴晓淳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7月19日在香港向青年创业者建议,要关注两个产业跨界的部分,“因为一个产业已经做得很久,已经是一片红海,我们现在看到用新技术在两个产业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可能诞生创新的机会,那可能是一片蓝海。”


当天,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等教授发起的“X科技创业平台”在香港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香港创科局局长杨伟雄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均有出席。


作为“X科技创业平台”荣誉主席,马化腾在启动仪式上结合腾讯的创业经历,给创业者提出了多项建议。


“腾讯的历史也是这样,当年做通信的没有我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没有我懂通信,所以我做起了当时的QQ,包括现在的微信。”马化腾说,“这就是抓到了一个跨界的点。”


除了关注跨界领域,马化腾在演讲给创业者的另外两点建议是,要学会找到好的合作伙伴,要多利用全球的平台。


以下是澎湃新闻获得的马化腾发言全文:


尊敬的董建华主席、张晓明主任,以及在座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以及担任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的荣誉主席。


在几个月前,沈南鹏找我说有这样一个构想,李泽湘教授希望能够发起香港一个创新创意的平台。大家知道,他的红杉中国在海外有很多投资,他主导的红杉中国可以 说是中国风险投资界最成功的投资人。媒体界给他一个称号,说他买下了中国互联网的一半。我们腾讯过去也投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基本上每一个项目都会看到沈南鹏的团队已经在一两年前已经进去了。所以他的眼光非常独到,也非常的好,所以我觉得他提的建议也是比较靠谱的。


李泽湘教授在沈南鹏教授介绍后,我详细了解到,他和他的弟子汪涛在港科大出来创业然后在深圳发展起来一个新的科技企业——大疆科技,是目前占全球无人机市场90%份额的企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也从来没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企业能够占到全球的九成以上。 我觉得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个市场,那么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也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并且结出硕果的一个最好的典范。大疆科技现在市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也就是一个超级独角兽。我前几天带了一个国内同学会的团队,也去参观大疆。他们最新的科产品经能够成功规避视觉的障碍,并有下一代产品。我期待他们的产品能够继续占领世界,有更多的发展。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李教授也跟我说,能不能在香港各个大学的很多领域,除了智能控制,电子以外,还有很多新材料,计算机大数据,甚至医药,生物科技,还有材 料学等等领域,有很多国际人才和成果,能不能把这种模式再推广继续扩大呢?其实很有机会,但是过去没有太过关注这一点。沈南鹏也跟我说, 腾讯在香港土生土长,已经上市12年。我本人在中国互联网之前,也就是1996年之前的一两年,我是通过我原来工作的公司,很有幸接触了互联网,才结下了这个种子。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腾讯也有幸在香港茁壮成长,目前成为香港最大的科技股;从市值的角度来说,腾讯也是亚洲最大的。我想我们18年的创业经验是可以和香港X创业平台结合以及分享的。所以我也很高兴能够加入这个团队,希望可以贡献我们团队的力量。


在这里,我也想提几个建议。香港有很多优势。香港的高校在全球,在亚洲排名都在前几名,有大量国际人才,也背靠中国庞大的市场,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总是觉得差那么一点。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希望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是要加大。刚才我听特首说这个月有3个亿的创业基金获批,上个礼拜又批了20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从我的经验,深圳其实在十多年前已经十分关注。当时我们其实 也没有拿到投资,后来深圳建立了一个高交会,我们在这个舞台上才第一次拿到了风险投资。当时的风险投资全部只到北京,根本不到深圳,所以我觉得政府搭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个生态形成不了。


在高校方面,大家看到以港科大为代表的一批的香港高校里面有很多好的政策。如果教授有很多研发成果,他能不能带他的弟子创立公司,能不能占有股份。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了解到有的高校是比较开明的,有的是有点敏感,讲不清楚。因为可能会担心是不是会不务正业,会不会不平衡等等。在内地,其实很多学校也是蛮复杂,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些明朗的政策支持,可能下面做事情才会更加清晰。正是这次我们看到产学研的成果,我们看到李教授带出来的团队,正是得益于港科大比较清晰的政策,比较鼓励创新。所以我呼吁大家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不要在乎个人内部是不是不平衡,要看整体创新氛围能不能够激励大家创新。我觉得做好这个政策是对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是资本方面。大家知道,我们作为企业也好,还是沈南鹏作为风险投资私募资金也好,他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会看很多因素,团队也好,政策也好,市场也好,我们比较关注成功概率大不大。所以我们希望看到地区的创业环境能够形成一环,我们感觉成功概率会差不多。这里面需要政策,需要高校,需要人才的支持和配合,资本才会敢”下注”。所以今天也很高兴看到特首说批了二十多亿,我觉得这样大家“下注”才会更有信心。这个氛围是要大家烘托起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团队,我也有一些个人的建议。比如,一些创业团队怎么利用好我们的香港X创业平台。也就是说,如果通过这个平台用好我们的导师,好的项目需要导师review,然后客观的判断,有些项目他们个人可能要投资,这样他才会有代入感,他会更加的积极,会给出真的很好的建议。能不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因为单打独斗是非常难的,我们腾讯过去也是有五个创业者一起做,互相互补才有可能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找到很多资本,成为资本对接的平台。


第二个给创业者的建议就是,关注跨界的部分。因为一个产业已经做得很久,已经是一片红海,我们现在看到用新技术在两个产业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机会诞生创新的机会,那可能是一片蓝海。腾讯的历史也是这样,当年做通信的没有我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没有我懂通信,所以我做起了当时的QQ,包括现在的微信。这就是抓到了一个跨界的点。大疆也是,它是无人机,也是flying camera,这两者本来是不同的,本来一个是航模一个是摄影,但是大疆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一下打造了一个市场。我们现在看到金融科技,还有生物科技, 还有很多材料,包括机器人,这里都融合了很多学科,跨平台,跨产业的融合机会。我觉得大家应多关注融合跨界的部分。


最后一点,团队要多利用全球的平台。因为当今时代已经和我们创业那时候不一样了,我们当时什么都要自己做,现在已经有很多开放平台,全球有很好的云,社交网络,电商平台,国内也有腾讯的一些基 础设施提供这些服务。创业者要专注解决生活中如何提高效率,以及如果解决“痛点”,把精力聚焦在这一点,其它的东西可以利用平台来帮你。比如前不久我们组合的一个财团,收购了芬兰的最大的一间手机游戏公司,用86亿收购了其80%的股份,也就是估值超过了100亿美元,这是一个仅仅180人的公司。这个在 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要知道芬兰才500多万人,比香港还少,为何能诞生如此大的科技企业?正是因为他们运用了全球的云技术,以及服务外包,让他们可 以专心集中于最核心的创意部分,我们今天才看到了他们的成功。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香港过去一直在不断地转型,从制造业,再到外贸,再到金融。我相信未来,科技产业是香港转型的必经之路,我也预祝我们的平台成立能够打开这扇门,也希望政府多多支持多多帮助,把预算不断的提升,谢谢!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关于深圳的一切,让我们一起梦向伟大。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一起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